从Friend.Fech开始,纠正行业对web3社交赛道错误的投研认知

星空社区.ETH
2023-08-23 04:23
发布于 Mirror

这两天哀鸿遍野的市场还整出了一点新东西来了,叫做Friend.Fech,Paragim投了种子轮的一款web3.0旁氏社交DAPPS。

有习惯上推的朋友应该就知道,不过大部分公众号读者没这个习惯,还是得提一嘴。说提一嘴,确实是因为这个Friend.Fech没什么特别好说的地方。

软件方面没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简单的一个DAPPS,可以通过购买其他用户的NFT来加入群聊,但要使用Friend.Fech这个DAPPS,需要充值0.01ETH。

唯一有点意思的是,Friend对NFT设计了一个阶梯式的价格,即:

买入价格=S^2/16000*1eth(S为当前份额数量)。

大概意思就是,你创建的NFT越多人买,价格就越高。

比如说昨天刚搞定Friend.Fech,网络还没刷新好,第一个NFT就被人买走了,价格是0.00088ETH;等我自己买的时候,价格就变成了0.001ETH,后面的变成了0.00156ETH0.002255ETH0.00481ETH,当购买者到200人时,一个NFT价值就高达2ETH

从推上的裂变来看,目标群体就是“KOL”。看起来,对KOL来说,可以靠CX购买者来赚一笔低买高卖的钱。但实际上,这是项目方对“KOL”的竭泽而渔。

原因很简单,粉丝是基于KOL的推荐才会选择持有购买KOL的NFT,同时NFT价格的指数级增长,就意味着如果要维持/推高价格需要指数级的用户/资金体量。

价格崩盘是肯定的,问题恰恰在于,一旦崩盘后,用户的火力一定是集中在KOL身上。认定KOL和项目方是蛇鼠一窝,KOL赖以生存的“流量信任度”会直接归零。

赚点小钱和崩坏整个基本盘,孰轻孰重呢?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么,KOL还不一定能赚到这个小钱,就我前面说过,我自己刚创建好账号,第一个NFT(最便宜)就被买走了,我自己都没买到。这显然不是有科学家在倒腾,就是有做市商在提供基础流动性。

所以说,即便是KOL们的NFT价值起来了,还可能被科学家们倒割一波。

这是从代币模式上对Friend.Fech的一些看法,其实能聊的不多。当然用户可以自行去尝试一下,我也尝试着使用Friend.Fech持续在观察,不过使用Friend需要验证码,没有验证码的朋友,可以在文末加一下我的好友,我还剩下几个,有需要的可以完成一些免费的任务领取。

顺着Friend.Fech,其实我更想聊的是WEB3.0社交这个赛道,尤其是web3.0内容交互平台这个赛道。

看了很多关于Friend.Fech的所谓的投研分析,我发现目前从上到下,从机构到散户,或别有用心,或其他原因的对整个赛道的判断走了非常大的弯路。

首先是从受众的分析,即创作者方面。

最早关于web3社交比较全面的文章,A16Z合伙人Li Jin写的《Web3:创作者经济的黄金时代》。Li Jin是前A16Z合伙人,据说是“创作者经济领域的资深专家”,也制作过《创作者经济课程》。

但我仍旧觉得,Li Jin是在拿着锤子找钉子,提到的web3.0创作者经济实际上都是伪需求。

在web3.0中,很多从业者所设想的都是“创作者希望能绕过应用门户,直接将内容面向消费者”。实际上,创作者在去中心化平台生存会更加艰难,或者更难成功。

对于创作者而言,内容是产品。要想大获成功,就要让这个产品更加优质,且具有“营销渠道”。

在中心化平台当中,创作者可以享受到“流量扶持”,即平台本身所带来的流量;但在去中心化平台当中,平台非但无法为创作者提供流量支持,并且还需要大量的KOL为其输血。

过去在传统内容分发平台,如头条、公众号、UC号或者是抖音,一个创作者的收入来自于平台分发的广告费用、流量费用、带货费用以及商务广告收益。

什么意思呢?平台会给你的文章、视频加入广告,并把这些广告收入的一部分分配给创作者;又或者是给阅读量极高的文章按照一定的比例去补贴;又或者是内容创作者自己对接的商务广告收益;又或者是带货收益。

Linktree做了一个非常无意义的数据统计,报告数据指出:

66% 的创作者将在线内容创作视为副业,36% 的创作者内容制作时长不到一年。而在这些早期创作者中,仅有 6% 收入超过 10,000 美元,35% 的创作者获得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计,另外 59% 的人则完全没有实现内容变现。

加密业内对这个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竟然是要大力发展平台的创作者经济------因为大部分创作者并没有视内容创作为主业、同时大部分内容创作者赚的很少,或者根本不赚钱。

基于这个逻辑,2021年的“社交媒体去中心化”SocailFi也开始兴起,到这,内容分发平台,社交平台开始被“经济”混为一谈。

要我说简直荒谬。内容创作平台、社交平台完全是分属不同的行业,同时对于整个内容创作平台这个赛道所分析的结论,也是南辕北辙。

如前所言。内容创作平台,其实就是是以信息为产品的交易平台,用户基于不同的需求,对各类信息都有不同的需求。平台则为信息的交互提供中介服务。

永远要知道,信息交互最核心的就是信息本身,即内容。web1、web2包括web3并不会改变信息的本质,改变的只是信息交互的方式。

对于内容创作者本身而言,核心就是内容,这个内容来自于你过去在工作、生活中获取到的信息-------并将它传给需要的用户。这种方式我称之为信息接盘。

跟资本市场上的接盘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要保证你的信息量足够大,足够私密,足够有用,然后将这个信息高价卖给市场,以换取直接经济收益,或者是间接经济收益(涨粉)。

所以,大部分的内容创造者在一开始创造内容的时候一定是副业;不然你的内容从哪里得来呢?

又因为大部分人本身就没有什么信息储备,信息也不值钱,所以他们的信息自然也卖不了多少钱,赚不到多少钱,甚至赚不到钱。

更因为大部分人都是FOMO,被比如说“我做抖音月入十万,你只需要掌握这些套路”的信息所诈骗,觉得“我上我也行”,就浩浩荡荡的加入了内容创造者这一赛道。

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所以大家可以看看那些强调帮助“用户变现和粉丝留存”的web3社交平台,是根本没办法做到这一点的,因为他们没办法帮作者去创造内容的。

最多就是像Friend、或者是Deso之类的产品,将内容代币化,让那些本就属于头部的流量明星赚更多的钱(没平台差价了),根本没办法帮助底、中层内容创作者帮助,尤其是那些内容优质,不会营销的创作者帮助-------这本是最应该得到帮助的作者。

其次是平台方面。

很明显,平台不能提供直接信息,而是将内容创作者的信息分发给用户。所以平台的核心并非内容创作者,是信息分发方式和展现方式。

互联网时代,信息展现展示方式从图文、语音、视频、直播的变革中,催生了公众号、百家号、网易、虎牙、斗鱼、快手、喜马拉雅、抖音等平台。信息分发方式(比如说算法)又催生了今日头条。

可以说,每一个巨头的崛起,都伴随着技术、基础设施所带来的突破。但按照现在的思路,所有已存的web3社交平台、信息平台,是没有任何能力对web2.0产品有半点竞争力。

不管是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web3都远不如web2;同时在web3也并没有对信息展现方式有任何突破性的颠覆。

有的人会说"所有权"呢?web3时代不是强调数据的所有权么?这也是一句废话。以目前的人类平均素质,99%的人对于个人数据的所有权是不在意的-------因为不值钱。

关于这点,我在《引领下个时代的加密投资模型:《瘦协议,胖用户》》提到过:普通人零碎的数据并不值钱,能带来收益的是平台经过对大量样本作出云数据处理后的,完整的图谱系数据才值钱。

举个例子,我相信很多人对于隐私、数据有概念,但是如果某款APP发百亿补贴,需要你实名认证、又或者是通过手机号注册后才会给你补贴,你会不会实名注册?大部分人是会的。

现在,web3.0信息平台,唯一的竞争力,就是内容不会因为某些不明原因被删除,而不是数据的所有权归属。

因此,web3.0时代的社交、信息平台,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那些对于信息分发、展示有大突破的项目。

我个人的看法,从web3的内容、社交方式,应该是在元宇宙空间内,达成三维的直播互动,叫做“身临其境”的参与信息获取和社交活动,即从单一的感官比如听觉、视觉升级到触觉

举个例子,目前的网课如直播、视频,都有非常大的弊端。视频本身信息承载力极差,实际上是不适合学习,因为文字转化成视频会变得非常长,同时你没办法做到快速浏览来省略时长。直播型网课有所升级,但也无法真正模拟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

所以,web3需要、并且可以预见能打破的,就是“身临其境”------而这也是web3社交、信息平台的终局。

我们再反推回来,要达到这样一个状态,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加密行业本身的发展了,而是各种各样的基础设置,比如网络速度,硬件设备,物理渲染等等等等。

一旦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才能让web3社交出现奇点效应,完成用户量短时间的爆发(最起码是一亿活跃用户),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出现超级大爆发。

总而言之,信息交互平台能催生如腾讯、抖音等万亿市值的公司,就足以说明这个赛道是极具潜力的赛道。但我们做投资,是需要找到那些真正带来颠覆的产品。

现在看来,行业内对于社交、信息平台的认知,确实不太够,用户数也没办法催生伟大的产品。

且走且看,且体验,且思考,这样才能具有独立判断能力,才能找到通往未来的趋势,才能获得来自认知的回报。

以上。另外,想体验一下Friend.Fech的,可以加我的微信:kongshen06,领取注册码,我只有几个,先到先得了。

0
粉丝
0
获赞
43
精选
数据来源区块链,不构成投资建议!
网站只展示作者的精选文章
2022 Tagge. With ❤️ from Lam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