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uthor
Earn
Follow
无环图
0x257d...BDBF
混沌世界游走指南
Followers
0
Likes
0
Featured
27
无环图
Follow
混沌世界游走指南
Followers
0
Likes
0
Featured
27
链上数据是一部心理学教科书|乌托邦周报 #28
8 月 23 日,Glassnode 联合 Ark 对外发布了全新的链上分析理论框架——Cointime Economics。通过将区块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Glassnode 提出了新的比特币估值指标,并对经典指标进行了优化。 借此契机,我们找到框架的 2 位作者之一、Glassnode 首席分析师 James Check,请他分享了 Cointime Economics 的诞生过程、他个人的日常链上分析思路,以及他对链上分析本质和未来的见解。相比对既有成果的介绍,我们更关注他的思考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认为思路比成果更有意义。 以下是访谈的文字记录,略有删减。 (框架报告参见这里。不过报告比较长,有 100 多页,建议先看 Webinar 录屏。) 关于新框架 Q:链上指标已经
project
over 1 year ago
我们为什么会步日本的后尘|乌托邦周报 #27
无数个体的理性决策,恰恰招致了最坏的结果。 多生孩子对国家有贡献,但对个人不一定好;多消费促进经济,但对朝不保夕的个人而言也不好。于是大家不生孩子,不消费,低欲望躺平,这恰恰导致了整个系统的进一步衰退,反过头来伤害个人。中国的现在,日本似曾相识。 我们站在一个岔路口上。疫情清零政策的冲击,疫情后反弹的疲软,摇摇欲坠的房地产,飙升乃至不再更新的失业率,无一不指向一个问题:中国经济会不会像日本那样,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这次我们就来踏踏实实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本文要点: 日本的“三十年”是怎么失去的 中国经济面临的三大难题 中国经济会步日本的后尘吗 日本的“三十年”是怎么失去的 “失去的三十年”,指的是日本从 90 年至今的这三十年里,经济停滞不前。 **在 1980 年代
View
over 1 year ago
房价为何高耸入云|乌托邦周报 #26
Show me the incentive, and I'll show you the outcome. — Charlie Munger 房价里有一半是地价。 但价格都是由供需决定的。地价、房价这么高,只要大家不买,价格自然也涨不起来。为什么大家肯“砸锅卖铁”为高房价买单?整个游戏的幕后庄家是谁?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拿捏你的?这次我们就来展开聊透。 本文要点: 地价为什么这么高 购房者怎么就成了冤大头 央行放水与反身性的推波助澜 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 地价为什么这么高 地价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高的。 以北京的地价为例,很容易看出,地价的上涨有一个过程。 这么多年,涨这么多,由来是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 1990 年代中后期的几个事件里。 房地产的市场化是地价上涨的条件
over 1 year ago
AI 的独立宣言|乌托邦周报 #25
不能背锅和刷盘子,可能是 AI 抢人类饭碗路上的最大障碍。 你可以“聘请”AI 做账甚至做假账,但你仍需请个会计;你可以请 AI 为你推荐每天不重样的花式菜谱,但洗碗这糟心活儿还得亲力亲为。 吊诡的现实,似乎都指向同一个推论:AI 再强大,也只是人类手里的工具,最终落地都得人来。 这与电影对 AI 的想象相距甚远。无论是毁灭人类的天网,腹黑智能机械姬,还是在迷宫中探寻自我意识的 Dolores,电影中的他们能自我复制,有谋略,有情感,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人更人。 尽管这些描绘仍被视为科幻,但 AI 作为独立智慧生命体这件事,其实已经初露端倪。本文就来分析下,为什么独立的数字生命已经接近现实。 本文要点: 数字生命的定义 数字生命如何独立存续 数字生命的实体化与我们的数字化 数字
Earlybirds
over 1 year ago
疯狂的流动性|乌托邦周报 #24
七月初,美财长 Yellen 访华,外界一度猜测她来访的目的之一是兜售国债,借钱来了。与此同时,网上也有人反驳,声称美联储可以直接印钱买,没人买也无所谓。 两种说法究竟谁对谁错?这次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切入,把流动性、泡沫,乃至通胀、衰退串起来,聊聊它们是怎么关联和运作的。 本文要点: 美债为什么发多发少都不行 流动性的定义与催生泡沫的过程 为什么泡沫也可以很有益 美债是怎么发的 和普通人一样,财政部在银行有个“小金库”;只不过因为是 VIP,所以直接在美联储开了户头,普通人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以下是其历年来的余额变动情况: 户头里剩下的钱不够花怎么办?普通人可以刷信用卡;美国政府可以刷政府信用,举债借钱。 当然,美债不能乱发,跟小朋友花钱一样,需要监护人同意。这个监护人就是国
Earlybirds
over 1 year ago
人民币的贬值逻辑|乌托邦周报 #23
自 2022 年高点至今,人民币已贬值 13%。 清零政策退出后,人民币出现短暂反弹,回到 6.x 空间;而后又继续贬值,再次跌破 7.0 这一整数大关。 来源:https://g.co/finance/USD-CNY?window=MAX 短短一年多时间,人民币为什么会大幅贬值?跌势还会延续吗?本文仍将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提供一个汇率问题的思考框架,供读者朋友们自行判断后事。 本文要点: 汇率的定义与决定因素 汇率的动态平衡机制与汇率管控 人民币的困境与未来预判 汇率的定义与决定因素 所谓汇率,无非是 2 种货币在市场上的兑换关系,比如 1 美元兑换 7 元人民币。这基本上大家都懂。但至于为什么美元比人民币值钱,兑换比例为什么是这样,未必人人都有注意和思考过。要回答这些问
summary
over 1 year ago
为什么努力工作的你依然贫穷|乌托邦周报 #22
一个人 30 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这一情况发生在中国;而在美国,买一套房平均需要 8 年积蓄。 为什么同样是吭哧吭哧干活,却同工不同酬,你的回报比美国同事低这么多?这公平么? 今天我们就来扒扒,这种看似不合理的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要点: “劳无所得”的分配现状 一切政策都是分配政策 个体的出路 “劳无所得”的分配现状 文章开头怂人听闻的对比,来源于一个指标——房产价格与收入比(Housing price to income ratio)。这个指标在不同数据源会不完全一致,但量级基本差不离。 光凭一个指标,不能证明中国居民收入就一定是低得不合理,但这个鲜明的对比已经能反映其中的问题所在了——要不然是房价过高,要不然是收入过低,要不然两者兼具。我们这里暂不
View
almost 2 years ago
10 分钟构建自己的区块链|乌托邦周报 #21
从早期的 ICO,到最近的 BRC-20、BRC-721,“人人发币”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鲜事。 与其琢磨给自己的币种起名,设置流通量和规则,幻想有朝一日币价翻天,倒不如花 10 分钟,发一条完完整整的 Layer 1 区块链来得实在和酷。 作为《Tendermint 导读》的续篇,废话不多说,这次我们就来探探,Cosmos SDK 是如何带领大家走进“人人发链”时代的。 本文要点: Cosmos SDK 架构概览 手把手写一个类 ENS 区块链 Cosmos SDK 架构概览 Cosmos SDK 是基于 Tendermint(现 CometBFT)共识和网络层构建的区块链模块化开发框架。 回到《Tendermint 导读》中的第一张图,我们可以看到 Cosmos SDK 封装
GameFi
almost 2 years ago
Tendermint 导读|乌托邦周报 #20
如果说 Cosmos SDK 是 Layer 1 的黄埔军校,那么 Tendermint 就是黄埔军校的奠基石。 自 2017 年问世以来,Cosmos SDK 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 L1 框架。从自家的 Cosmos Hub,到新晋金融协议 Injective,无不是出自 Cosmos SDK 之手。而 Tendermint,作为 Cosmos SDK 背后的核心模块,更是驱动了所有这些 L1 项目。 今天我们就来解构一下 Tendermint 的底层逻辑。 本文要点: 什么是 Tendermint 从头到尾走一遍 Tendermint 什么是 Tendermint Tendermint 由 3 部分组成: 网络层:负责节点间的 P2P 通信。 共识层:拜占庭容错(
Notes
almost 2 years ago
信任即服务:解锁区块链的下一波创新|乌托邦周报 #19
信任是区块链的立身之本。 要让用户信任一条链,按区块链的风格,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加密(如签名、ZKP),另一种是去中心化(引入更多验证者,相信大部分人或至少有一个人是遵循规则的)。 加密效果最好,但适用范围相对有限,因此在大多数场景下,去中心化仍必不可少。然而,去中心化面临网络效应冷启动的问题,即“鸡生蛋,蛋生鸡”窘境。一条新链,验证者少,安全性差,应用就不会来部署;应用不来部署,整条链能被验证者捕捉的价值就少,吸引不来更多的验证者。 虽然优秀的 Tokenomics 设计和项目运营(如 Airdrop 让渡部分价值吸引早期用户),或者从中心化过渡到去中心化的路线(如大多数 Sequencer),能缓解冷启动的问题,但仍是治标不治本;从零到一构建有广泛参与的去中心化网络,依然是横亘在区块链创
almost 2 years ago
Common tags
View
Notes
Earlybirds
summary
GameFi
popsci
tutorial
ethereum
NFT
project
btc
Developer
The Information is not an investment advice!
The website only displays the author's selected articles
2022 Tagge. With ❤️ from Lam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