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者
赚币
关注
Jason chen
0x1E24...8029
-
粉丝
1
获赞
0
精选
37
Jason chen
关注
粉丝
1
获赞
0
精选
37
聊聊Blur推出的“挖矿链”Blast
Blur推出了个“挖矿链”Blast,看了一圈主要的特点有两个,ETH质押挖矿和合约挖矿,有新意,但没创意,这两个我拆开和大家聊聊。 首先它主打了“可以帮您赚钱的Layer2”,其实就是用户将钱存进Blast这个Layer2中,然后Blast再拿着钱去到Layer1也就是以太坊里质押,并且是放在Lido中的,再将获得的利息还给用户美名其曰“帮您赚钱”,那这和用户直接自个去Lido有啥区别呢,会多赚到一些Blast积分,所以Blast充分的贯彻落实了blur的玩法。 我刚试着存了点钱进去,目前产品设计的还是非常粗糙的,都不显示我的余额,不知道存成功了没,我还得去链上检查钱的去向,现在存进去的钱要到明年2月份测试网上线后才可以再取回来,截止发稿前已经有1000个ETH被存进去了。 Blas
项目介绍
10 天前
聊聊铭文、Taproot和Taproot Assets
因为没有持续关注比特币生态,从而错过了铭文没能提前退休去夏威夷买岛后,痛定思痛还是从我最擅长的写文章开始回归比特币,虽然半年前专门写过一篇闪电网络,但是不够成体系,这次我决定比较全面的再次学习比特币,也会持续follow新出现的技术与项目,我在比特币生态也只是个小学生,相比以太坊生态也不熟悉,所以写的不一定对,所以先从这次对铭文发展起到最关键作用的Taproot升级开始切入。 Taproot是比特币在21年11月进行的一次软分叉升级,包含BIP340、341与342,当时取得了90%的比特币矿工共识表示支持,也是继17年隔离见证SegWit后最重要的升级,它主要通过将多个签名聚合成单个签名后从而实现交易批量处理,提升网络性能的效果,并且还顺带提高了隐私性,因为将多个签名交易合并处理后使得难以
项目介绍
11 天前
聊聊LSD的最后一块拼图:Restaking的 Eigenlayer
Eigenlayer一直欠了大家好久,过去一年基本陆续把LSD的几个主要项目都做了盘点,但是Restaking一直还没有正式聊过,只是在之前Polygon2.0中和大家简单提过。 staking的目的是让用户质押一定资金作为保证金后成为节点,去维护某个项目的安全,从而赚取收益,若节点作恶则罚没保证金,所以不是只有POS的链才需要质押保证安全,跨链桥、预言机、DA、ZKP等都需要质押来保证参者的安全性,专业术语叫AVS主动验证服务。 对于项目方来说staking的目的是保证安全,对用户来说staking的目的是赚取收益,所以资金和项目是1:1的关系,即每新上线了一个项目,它都需要从0开始去想办法让用户花出真金白银在上面质押来保障安全性,而用户手里的钱就那么多,项目方为了自己的安全性要去争市场上
行情分析
21 天前
聊聊“面向Vitalik创业”的项目 Nocturne 和晦涩的隐私地址技术
聊聊“面向Vitalik创业”的项目Nocturne和晦涩的隐私地址技术,前天Nocturne刚官宣融资600万美金且拿到了Vitalik投资,为什么我叫它面向Vitalik创业呢,因为该项目主打的技术是隐私地址,而今年1月20号Vitalik就曾在自己的博客中专门发文探讨隐私地址的可行性,我当时在第二天也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拆解分析,大家可以翻一下进行温习回顾。 Nocturne的推特账号第一次发文是今年的5月份,即在Vitalik探讨隐私地址5个月后,然后又过了5个月拿到了Vitalik的投资,所以还是挺成功的一次面向Vitalik创业的案例 那单独聊聊隐私地址这个事吧,到底是做什么的,如何实现,效果怎么样。 隐私地址的核心就是实现Token转移过程中的匿名性,也就是tornado cas
项目介绍
大约 1 个月前
关于我对Solana的判断与复盘
Sol是我这一波中涨幅最高的大币种,18买入31卖出,回报率70%,再回过头分析复盘一下这个过程中的逻辑,以及接下来对它的看法。 首先我在18块买入那天发了一条对Solana基本面分析的长推,大家可以再回顾一下 https://twitter.com/jason_chen998/status/1700053399377788961 Sol很多人不看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无庄,FTX暴雷后Sol元气大伤一度跌到8块,所以很多人认为Sol现在背后没有庄,从而拉不起来 2.上个周期的老项目,很难穿越两个周期,或者通俗地说叫“炒新不炒旧” 那为什么我当时分析完Sol的基本面决定买入并中途继续加仓呢,主要原因有4个: 1.外部力量:Sol给我非常强烈的一种感觉是Web3和Web2的主流力量都在挺它
项目介绍
大约 1 个月前
聊聊LSD新秀Puffer 如何兼顾低门槛、高收益和去中心化
以太坊质押率历史性突破20%站上新的台阶,以太坊POS走着“先发展再治理”的道路,完成提高质押率的第一阶段,就要重点解决质押的去中心化问题。老粉应该知道我在今年初围绕以太坊上海升级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其中包括LSD的上下游巨头Lido和SSV,大家也可以再回顾一下,这篇文章会用到之前的相关知识。 https://twitter.com/jason_chen998/status/1610283162978123777 https://twitter.com/jason_chen998/status/1612507639413641225 从LSD赛道爆火后涌现了很多项目,都围绕三个方向发力:更低的门槛、更高的收益和更去中心化。 低门槛高收益是用户可以直接感知到且利益相关的,所有项目也都在想办法去
3 个月前
聊聊Layer1和Layer2之间的“万达广场”关系
本来没想单独为此写一篇文章,只是发了一个300字的推特,但是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评论区和读者群出现了非常多高价值的讨论,所以再把它扩写成一篇文章。 昨晚在读者群里和大家探讨Layer2时有人提到“Layer2分割以太坊的功能性使得以太坊被削弱了”,让我想到前段时间一位万币侯问过我同样的问题,随着Layer2发展以后会不会没人用以太坊了,他持这么多币睡的不安稳,其实这个问题我之前多次在文章里已有讲过,今天单独再展开讲一下 首先以太坊从目前规划的终局来看就是一条不直接与C端接触的底层链,将所有交互动作都“外包”给Layer2,而自己开启躺赚收租模式 以前经常会蹦出来的以太坊杀手,将会逐渐的变成Arb杀手、Base杀手、OP杀手...以太坊说你们上面的去卷吧,去想办法提高体验创造场景迎接下一个Ma
项目介绍
4 个月前
关于对Dynex的风险提示,以及落地可行性的推敲
最近因为3个月10倍的涨幅不少朋友问我怎么看Dynex,首先明确一点,一个项目的价格和实际做的事不一定呈正相关,所以风险提示并不代表着否定其价格(当然我觉得现在这价格也有风险),接下来我主要根据公开信息去尝试论证Dynex在实际落地层面可能存在的风险。 Dynex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黑盒项目,创始团队匿名,核心代码未开源,有人曾扒出来创始人是一个被SEC处罚过的、擅长演讲和包装的奥地利企业家Daniel Mattes,打开Dynex官网也确实能看到充斥着大量不明觉厉的概念包装,量子计算、神经超级形态、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革命、尖端....这些词汇直冲天灵盖。 Dynex对其自己的定义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DynexSolve芯片算法的神经形态超级计算区块链,这是一种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有用工作量证明
见解
4 个月前
聊聊Polygon指责zkSync抄袭代码撕逼这件事
关于zkSync抄袭Polygon代码两家撕逼这件事,有朋友问我怎么看,上午快速的过了一遍双方的举证和背景,先说结论,不属于“直接抄袭”,但zkSync确实存在引用不规范的错误 性质上和我经常发现有的无良媒体不经允许也不注明来源,就把我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搬运/抄袭上去一样 https://twitter.com/0xPolygonZero/status/1687153310699057152 所以你说严重吧,毕竟东西是Polygon写的东西被zkSync照搬用了,但说不严重吧,毕竟这东西本身也是开源的大家都看得到,就像我找到那些无良媒体人家说你这文章本来就公开发的我为啥不能用? 所以这是一种行业道德规范层面的约束,这也就是为什么Polygon的那篇控诉文的标题是“保护开源精神” 但是我们要明确
4 个月前
在争议下,聊聊我眼中的WorldCoin
请注意,因为WorldCoin是一个有争议的项目,所以这也是一篇有争议的文章,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视角不同,故观点也不同,欢迎理性交流探讨。 WorldCoin昨日的上币将其热度又推向了新的高潮,随之而来的也是对于这个项目褒贬不一,包括Vitalik也亲自下场写了一篇关于生物认证的长文。 我于今年初曾撰写了一篇关于WorldCoin的文章,该文至今437K阅读量和上千点赞转发,应该也是相对比较全面完善和有影响面的一篇,并随后与WorldCoin的从社区经理到CEO均有交流,但未与该项目有任何商业利益,所以写过一篇长文,并且和其团队保持交流,我想在基于这些相对全面的信息下聊聊我怎么看待这个项目。 https://twitter.com/jason_chen998/status/1637845333
撸毛
4 个月前
常用标签
项目介绍
杂谈
见解
科普
NFT
教程
以太坊
撸毛
Layer 2
钱包
BSC
安全
defi
开发
质押
行情分析
政策
数据来源区块链,不构成投资建议!
网站只展示作者的精选文章
2022 Tagge. With ❤️ from Lam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