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genlayer将会是革命性的,restaking释放ETH的资本效率

theweb3.eth
2023-01-11 00:42
发布于 Mirror

stakewise v3

  1. 看了stakewise V3的tokenomics,感觉设置得比较复杂,又是VLT又是osETH的,不同的vault还对应不同的VLT,感觉不是特别用户友好。

  2. 至于stakewisedao的收入多少比例应该分配给$SWISE保险质押人,需要由DAO进一步决定,可能范围是80%-100%。

  3. stakewise v3上线后,stakewisedao赚取的收益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一次性的,这很关键。质押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dao fee和 vault fee两部分。

  4. 如果你选择mint osETH,假设质押100ETH到某个vault,你可能只能拿到90%的LTV,然后可以mint90个osETH,你真正流动的ETH只有90个,而不是100个,虽然你的质押收益的基数是按照100个ETH计算的。但如果你选择在公开市场购买osETH,则你的所有ETH都是流动的。

  5. 直接买osETH没有slashing风险,因为这部分风险由最开始mint osETH的人承担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去mint osETH,而不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呢?

  6. 我看下来感觉这是一个设计上的bug,如果osETH的minter不能把所有质押进vault的ETH全部实现流通,同时还要承担slashing风险,而在二级市场直接购买osETH则全部ETH都能实现流通且不需要承担slashing风险,那么谁还会做osETH的minter呢?v3有可能会面临一个很难冷启动的问题。

  7. 如果我直接mint了osETH,然后拿到二级市场上把它卖掉,那么买我osETH的买家是否继承了我的osETH的slashing风险呢?

  8. stakewisedao能够收取的dao fee,我看到有团队成员说希望是6-10%的staking fee,最终应取决于stakewisedao,dao还要决定有多少dao fee会分配给$SWISE持有人,大概的比例是80-100%,也需要dao决定。而vault fee是由节点运营商自己设定的。

  9.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按照$SWISE的tokenomics可以看到,持有$SWISE本身并不必然获得经济利益,你必须要把所持$SWISE作为保险的质押品质押到协议内才有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而且这种经济利益的获得并不是没有风险的,你需要承担slashing的风险。

  10. 通过把绝大多数dao fee分配给$SWISE的质押者,随着dao收入的增长,质押者的APR越来越高,从而吸引更多人买入$SWISE或者质押其所持有的的$SWISE,从而降低$SWISE的市场流通量,改变token的供求关系,然后带动价格上涨。

  11. 愿意去mint osETH的人是哪些呢?只有那些运行自己的节点的,然后把自己的ETH质押到自己的vault里面,或者是那些想把自己的ETH质押到特定的vault里面的,那些vault可能有更高的APR表现,但是我认为这两种情况的需求并不大。所以stakewise v3最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看似可以规模化,但实际上难以规模化。因为很少人愿意直接mint osETH,限制了二级市场上osETH的量,这是目前看下来最大的问题。

  12. 总结一下这两天看stakewise v3的总体初步结论:stakewise v3的主要问题在于巨大的待解锁代币,stakewise v3的PMF问题,另外,其tokenomics更改也还需要DAO的充分讨论和投票,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crypto投资

  13. 单个游戏的成功概率就好像一部电影能否爆火一样,存在着重大不确定性,但是如果是一个游戏宣发平台,那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生意模式了。所以treasuredao会是一个游戏宣发平台吗?

  14. 微软正就向OpenAI投资100亿美元进行洽谈,微软是老股东,投资100亿美元的意思意味着微软认为这是决定未来的重大战略投资。AI必将是下一波投资的热潮,crypto中有哪些AI相关的标的么?

  15. 在crypto领域投资要牢记的两个点是:成长型和稀缺性。

  16. 只有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标的才具备投资价值,这种成长最好和token的价值相挂钩,很多项目的tokenomics设计得一塌糊涂,成长和token价值并不挂钩。

  17. 稀缺性很大程度上是针对NFT领域的,供给有限而需求无限的标的是最好的,供给有限可以很容易判断,但是并不是所有供给有限的东西都具备价值,关键还要结合需求来看。从优质ENS域名的价格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

  18. web3这个名词更加适合于宣传,所以应用非常广泛。而crypto这个是一个新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如此。web3给人感觉是下一场互联网革命,但其实并不是。web3 social并不能真正替换web2 social,web3 social必须要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应用场景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19. 拥有最佳tokenomics的主流代币现在只有ETH,没有之一。所以当你去买各种alt token的时候需要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要买它而不买ETH呢?它有多大机会跑赢ETH?

  20. 在这个不断分工的世界中,市场正在不断奖励专业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在细分领域里面做到top级别的人总是可以获取属于自己的那份经济利益或者声誉,我们需要成为专业的人。那么问题来了,我在哪个领域做到了top级别呢?

  21. 过往输出过的观点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笔财富,而要去review这些观点的话,我发现只有notion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所以我将会把我的所有观点都通过notion记录一下,方便日后查阅和对比。

  22. 花了半个小时,把我过去这两个多月写的六十多篇研究笔记全部在notion做了备份,方便以后根据关键词进行查阅。

    EigenLayer

  23. 最近一周随着LSD叙事的流行,EigenLayer这个项目也浮出水面。这是一个基于以太坊已质押ETH的再质押平台,提供数据可用性服务。我还在理解这个项目,希望把这个项目纳入观察列表。

  24. 信任是区块链解决的最大问题,无需许可和无需信任是最重要的属性。在POS时代,Alt-L1没有机会了,为什么?因为资本越集中在一条链上,该链的安全性就越强,越多资本加入该链,则进一步加强原有用户的资产安全性。这是典型的网络效应的特征。

  25. 从安全网络效应这个角度出发,以太坊withdraw的部署其实意义非常重大,这意味着未来资本可以免除顾虑参与到ETH的质押当中,以太坊的安全性由此得到飞速提升。而越强大的安全性则将会虹吸更多资本进入,去中心化程度也会随着各种提供staking服务的项目增加而更趋去中心化。

  26. 要激励资本加入成为验证者节点,你要不需要网络手续费的支持,要不需要通胀释放的支持。现在以太坊已经可以做到在基本不增发甚至通缩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庞大的验证者节点数量。

  27. 如果一条新的链,你只能保持高比例的通胀才能够补贴节点的费用,同时还要吸引更多用户和开发者丰富生态里面的交易,提高手续费收入。

  28. layer1是门槛非常高的,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么门槛会越来越高,因为以太坊的共识将会越来越强,吸引用户和开发者变得越来越困难。

  29. restaking可以让已经在质押中的ETH,有机会通过加入附加的slashing条件,以提供额外的验证服务,并获取额外的验证收益。在这个过程中,无需增加新的代币,无需引入新的信任条件。

  30. Eigenlayr可以提供的服务领域包括DA、ordering、Oracles、Bridges,这让以太坊在未来具备安全闭环,无需引入外部信任条件。

  31. 通过restaking,已经质押的ETH无需迁移,opt-in提供restaking就可以了。现在质押的ETH主要是用来execution和ordering,但restaking之后,通过EigenLayr,可以提供oracles,Bridges,Data Availability,Fair ordering,Authentication等等应用。

  32. Eigenlayer本质上释放了staked ETH的资本效率,liquid staking释放了staked ETH的流动性,但有了Eigenlayer之后,staked ETH可以赚取更高的收益,在继承了以太坊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太坊各应用领域的创新速度大大提高,且验证成本快速下降。restaking可以说是未来杀手级的强大中间件。ETH成为了能够创造高收益的生产性资产。

0
粉丝
0
获赞
1
精选
相关文章
数据来源区块链,不构成投资建议!
网站只展示作者的精选文章
2022 Tagge. With ❤️ from Lam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