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加密市场未来:投资者应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周六的分享有一点让我很意外。
因为原先的推特号被封,我们重新申请了一个新号。这是我第一次用这个新号和大家进行线上交流,因此我原本认为这次交流留言提问的同学应该不多,所以我原计划是用较长的时间和大家分享:
- 国家未来10年到15年可能的经济走势;
- 在这种走势下我国资产可能的行情趋势;
- 在这个趋势下个人可以如何进行资产的配置和投资来对冲各种可能的风险
没想到留言的问题数量竟然超过了前面任何一次线上交流留言的问题数。
因此,我在回答完大家的提问后只能用最后半小时和大家大概分享了上面三个问题。因为时间非常短,原本起码需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讲清楚的很多逻辑我没办法详细展开,所以在最后半小时的分享中,我主要表达的是观点和结论。
在最后半小时的分享中,有些话我讲得比较直白,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我把所有的录音都删掉了,希望大家谅解。
但对于前一个半小时的分享,我觉得有些话题可以在文章中再和大家详细展开一下。
这些话题中有很多是关于AI代理的,有不少同学留言都问到了Virtual这个平台。
我查了查微信文章的记录,我第一次在文章中写出Virtual的网站是在10月31日的文章中。我当时写这个文章的时候,对这个平台并没有什么把握,就像我在文章中写的,我仅仅只是把它当作一种为AI代理融资的类似1CO的平台。
此前,我写过另一个和AI融资相关的项目,就是ORA的IMO。不过在观察一段时间后,IMO并没有流行起来,因此我对这种融资方式在AI中的应用渐渐淡了兴趣。因此,当我发现Virtual时,仅仅只是一种好奇,纯粹就是把它当作知识分享介绍给大家。
但有意思的是,在这篇文章的留言下,没有一条是问关于这个项目或者这个项目代币的。因此我就好奇了:
- 到底有没有读者根据文中的信息去这个平台看看呢?
- 如果看了,有没有什么想法或者反馈呢?哪怕是负面的反馈都行。
我记得大概是2021年,我第一次在文章中介绍无聊猿时,好歹都还有读者发布了一条留言。尽管是负面的,但好歹也是一个反馈。
Virtual这个项目再怎么不好理解也比NFT好理解一点吧?
有没有读者去认真看看呢?
大概过了1个多月,在12月2日的文章中我用一整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个联创的专访。因为我觉得他的很多思维和观点是很不错的,很符合我的胃口。
我总是在文章中强调,我看项目首要就是看项目创始人,如果一个项目的创始人过关、项目赛道可以、策略也大体合适,这个项目大体上就值得很用心地关注了。
因此我觉得Virtual生态有起势的可能。
但在那篇文章的留言中依旧没有任何关于这个项目的反馈和留言。
我同样好奇:读者中有没有人这次仔细读一读那篇专访?如果读了,有没有读者对这个项目有想法?
我之所以有这个疑惑,是源自我自己的经历和教训。
我在很早的文章中曾经写过,我并不是第一次听说比特币就认知到了它的价值的,因此我错过了非常早的红利。
但是后来当大家依旧说它是CX的时候,我决定发狠心去认真地学习一下比特币:
就算它是CX,我也要看它是怎么CX的。
这一学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一个经验/教训:
在这个生态,当我发现一个新鲜事物时,不管它是好还是坏,都应该追寻内心的好奇,去认真了解一下。
如果了解完,只要不是太离谱、太反底线、太背离自己的胃口,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都可以大胆地尝试;
如果了解过后,因为认知不够没有参与,那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毕竟自己尽了力;
但如果连了解都不去了解,仅仅只是把它当作新闻或者消息,看完就扔掉,那很可能会丢掉重大的机会。
所以,我经常在文章中呼唤大家唤起心底的好奇心,对这个生态中的新鲜事物多一点好奇、多一点大胆的探索。
机会往往都是好奇心和探索欲找到的。
没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哪怕机会就在眼前都未必抓得住。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广大网友科普学习和交流,请理性看待,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风险意识,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